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高考志愿填报(二)——读大学我为什么建议你去一线、强二线城市

2024-05-2900

说起地域选择,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直观的感受。每年一到志愿填报时期,很多人都建议填报一线城市,但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发达,有发展前景。但你要问其中和大学就读的联系,却又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今天我站在自身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无比支持去一二线城市就读的。但一来囿于我本人的见识,二来每个人考虑的点、每个家庭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很可能本文所述只适合大多数人。我所说的每个人考虑的点不一样,主要是考虑到很多家长想让孩子离家近一些。因此您若看到这篇文章,并对文章产生了怀疑,请一定旁加佐证,并提出您的疑问和建议。本文仅作为参考,并非真知灼见。
在阅读下文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或者让孩子去)一二线城市?又或者为什么想留在周边小城市?是基于发展前景还是安全问题考虑?


去陌生的城市读书,对学生自己来说意味者面临陌生的环境,对家长来说意味者孩子脱离了自己的视线。大多数人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是因为选择意味者权衡利弊,要有所得必有所失。趋利避害,这是动物的本能,人类的天性。因此人总是会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心理。面对去一个全新的城市学习的机会,很多人心下惴惴不安,并企图说服自己:要不还是算了吧,懒得折腾了,就留在本市了。


事实上你在躲避内心的真实想法,企图逃避选择。这就是你问自己为什么想留在本市或为什么想让孩子留在本市,却支吾着回答不出来的原因。


因此对于任何选择问题,一定要理性分析利弊得失,不要觉得麻烦就不思考,特别当你的选择关系到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人生走向的时候。


城市发展,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这几年非常流行“新一线城市”的说法,在很多文章下一旦涉及城市排行必定招致猛烈的口水攻击。但不可否认,城市排行大局已定。强者恒强,如今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后来者想要追赶前者只有越来越难。


根据公开资料[1],中国20-50岁人口于2013年见顶,未来将进入老龄化时期。从区域看,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区域分化突出,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总体上来说,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居榜首,区域中心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表现强劲,东北整体落后。


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前100强如下图所示:


纵览榜单,更详细的结论如下:

2019年深北上广稳居中长期发展潜力榜单前4名,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东部地区有32座城市进入前50名,东北地区有超八成城市位于200名之后。百强城市以全国13%的土地,集聚50%的人口,创造约73%的GDP,占全国商品住宅销量的约62%。深圳占据城市发展潜力榜首,北京、上海、广州紧随其后。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列前10名;郑州、长沙、西安、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厦门、青岛等计划单列市,苏州、东莞、佛山等发达地级市进入前20名。省会城市除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外均排名前50。在前50名城市中,东部地区多达32个,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6、8、4个。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外,前50名其余地级市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8个,珠三角城市群4个,海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各2个。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排在200名之后的城市占比分别为4.6%、22%、64.1%;东北地区有30座城市位列200名之后,占本区域地级单位个数的83.3%,发展潜力总体靠后。


注意,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清华经管博士后、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说的。详细报告可以翻文末链接。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优秀人才选择去一线城市和排名靠前的二线城市发展[2],

2018 年流向一线城市的人才数量占到了总体的 60.8%,选择一线城市发展的职场人仍然占据多数。良禽择木而栖,一线城市作为经济资源聚集地,综合实力强劲,不仅内部人才流动量大,也受到了来自海外和国内其他地区人才的瞩目,自然在人才多样化上占据上风。北上广深拥有绝对优势,但新一线城市也在分秒必争地赶超,在落户和购房方面向人才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新一线城市发展成为更多职场人的不二选择。


15 个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 杭州、 重庆、 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已表现出成为人才吸铁石的潜质。其中杭州、成都和南京三地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近三年新一线城市中增长最快的人才引流地。海外人才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城市。过去五年中北京和上海始终扮演着海外人才回流的第一站,但是随着各地陆续推出更加优惠便利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一线城市吸引海归人才的霸主地位也开始被成都、南京、大连、杭州、天津等城市动摇,更多海归求职者在布局职业发展时优先“择城”。


以杭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名单中,多数位于一线城市的经济辐射圈。人口结构、政策优惠、发展机会、薪酬激励等因素决定新一线城市的竞争力。在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位居非一线城市第一,达到 3.9%,也就是说中在杭州工作的领英会员中每一百位中有近四位刚刚在 2018 年成为新杭州人。成都和南京也达到了 2.8% 和 2.6% ,远高于其他城市。流出一线城市后首选杭州作为下一站的职场人占据多数,杭州在人才吸引方面已经远远甩开其他非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人才落户难度较小、薪资相对高、生活环境好,城市的综合优势对本地和外地人才均有强大的吸引力。


我建议在选择城市时优先选择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等靠前的二线城市,再其次是各省省会二线城市。一来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好,二来大城市可选学校多。


但很多人不以为然。我曾对身边的朋友阐述这一观点,但他不认同。他认为应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我的出发点是对于有选择偏好的人来说,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肯定是不错的决定,但对于大多数在出生地待了十几年的高中生来说,“喜欢”这个词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这些建议只能供你参考,并不是唯一标准。真要确定自己喜欢某一座城市,那就勇敢地去吧,没有什么比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更开心的了。


我自身是非常功利的,这和我的生活环境有关。我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小时候父母经常为我的学费发愁,一到开学,父母就要去左邻右舍家里借钱。我学习十分刻苦勤奋,从未让父母担心过。二十多年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一定积极上进、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为什么我会强烈建议去一线城市上大学?那是因为我自己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在我心里,个人成长、发展前景是排在第一位的。至于什么喜好、环境、气候,我都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如果你更看重这些,大可和我建议的不一样。但我仍然建议你适当考虑城市的发展状况。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优先选择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相较于小城市来说有4个优势。


1、一二线城市新兴产业聚集,重视对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资金投入多,人才虹吸能力强,前沿科技发展较好,基础建设完备,市民素质较高。像国内互联网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金融企业,多数集中在上海、北京。而一些传统行业,像汽车制造、机械加工、传统能源等,则主要在二线城市,比如武汉、郑州。去一线城市,你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城市活力。事实上,二线城市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比一线城市逊色很多。因此,如果你读计算机、金融、经管这样的专业,我强烈建议你去一线城市。


2、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机会更多。大学毕业一般有就业、读研读博深造、自主创业、出国等几条路。单单从就业方面看,一二线城市的企业数量多、体量大、招人多,这就意味着你找到好单位的机会更大。在就业时,本地学历认可度更高,更易被本地单位接受。像华东地区一些金融企业,毕业季招人时不会去华东、华北以外的地区。另外,从创业角度来看,资本历来集聚在北上广深杭。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甚至都被称为创业“盐碱地”,更别说其他小城市了。


3、一二线城市视野更开阔,人际关系更优良。在一线城市,你遇到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的概率远大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远大于三四线城市。尽管我很不想提起,但不得不承认,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早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更早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在每年的就业蓝皮书里,都有统计毕业三年后的学生发展情况,得出结论是农村生源孩子发展普遍要差。你若想接触更优秀的人,尽量去一线城市,在那里你的同学大概率会发展得更好。再过几年,这些优秀的同学或许能成为你的人脉。同时,在一线城市,你的眼界会有更大的提升,会有更大更广的抱负,会有更大的概率接触到涉及财经、科技的新兴事物。


4、一二线城市薪水更高,教育医疗资源更丰富,有利于自身和下一代的成长。想要在一线城市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融入它。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拿深圳和武汉应届生对比,深圳薪水普遍比武汉高出2~5k。注意这只是应届生。能发出高薪资的公司经营状况更好,那在好公司大概率你今后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一二线城市更有利于你职业的发展、优良人际关系的构建、视野的开阔和下一代的发展,但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更大的压力,更高的消费以及可望不可及的房价。


来自家庭状况一般的孩子首先可能会想到一线城市的消费会不会高到自己或者家里hold不住。一般来说大学食堂还比较便宜,像我在武汉学校食堂一个月消费在600左右,一线城市学校食堂也不会贵到哪里去。据我观察,大学里光吃饭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但欲望永远难以满足,网购、恋爱、交友,这些花费才是大头。适当节制你的欲望,把时间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开源节流,都是可以做到的。后面我再写写如何在大学里做好时间管理,如何赚到自己的零花钱。


现在读大学都有政府或者学校的无息贷款,只要申请,大概率没有问题。我在学校的几年学费全是贷款获取的。至于生活费,课余花点时间也还比较容易搞定。因此,家庭状况一般的同学不用太担心消费hold不住。


但你可能会想,一线城市房价太高,买不了房我也定居不下来。确实如此。很多人月薪五六千,在一线城市租房两千,消费两千,明明白白的月光族。事实上这涉及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衡。在一线城市,忍受短期的艰难时光,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是非常划算的。毕竟职业生涯有四十年,财富积累是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房价太高,有很多替代方案,你从一线城市回到二线城市,是比较简单的,但你要从二线去一线城市,相对而言就要付出更多。


无论你是即将进入985、211,还是进入普通院校、高职高专,我都建议你去一线城市,最不济也要去二线城市。在那里,你将面临最激烈的竞争,人在竞争中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之所以把这篇放在学校、专业选择之前,一是因为我认为城市选择最为重要,二是城市选择与学校专业选择冲突较小,选择好了城市,学校的可选范围就小了。关于专业、学校的抉择,还请关注我,收看后面几篇文章。

参考资料:

[1]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 mp.weixin.qq.com/s/RfW8
[2]领英《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联系方式:

微信号:6621335(备注来意)

扫码加微信(备注来意,不然不通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高考志愿填报(一)—— 关键问题处理
高考志愿填报(一)—— 关键问题处理,再过十几天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了,我特别想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志愿填报的技巧和心得写出来。去年和前年在湖北做志愿填报咨询志愿者的时候,我去过钟祥一中等几所中学,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填报志愿不知道怎样下手的同学。我觉得写出来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0评论2024-05-291

过来人告诉你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过来人告诉你高考如何填报志愿?本人18年高考,第一个志愿录取(如果我的一些心得能给你们启发,被心怡的高校录取,记得来还愿哦!)分数出来,不管分高分低,都要面临志愿填报(咳咳,复读的另说)我18年高考分数出来,一本线差了五分,照理说一本一些比较冷门专业还缺人,我也是可以去的。但是,在喜欢的专业和好学校之间,我还是选择了我喜欢的专业。

0评论2024-05-291